中新經緯3月9日電 (付健青)9日開盤,超導概念登頂兩市漲幅榜首,隨后多股出現回落。昨晚緊急學習室溫超導的股民,白學了嗎?
超導概念“狂飆”
超導概念開盤領漲兩市,截至午盤,個股出現分化,永鼎股份、百利電氣漲停,寶勝股份、西部材料高開低走漲超2%,東方鉭業跌超1%。
消息面上,據ScienceNews報道,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Ranga Dias及其團隊日前在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宣布,他們找到了一種新的材料,名為三元镥氮氫體系,實現了室溫超導。
昨日晚間,對上述消息股民展開了“緊急學習”,就如ChatGPT概念剛出爐時幾乎一致,更有券商召開了超導技術及應用專家會議。
不過,今日早盤高開后,多數股民對此概念并不看好,并認為有借機出貨的意圖。還有股民表示,連夜學習后結論是不上當。
目前,A股共有11只超導概念股。中新經緯梳理發現,超導概念股半數市值不足百億,但業績方面,已披露業績預報或快報的公司均實現了盈利,多數呈現大幅增長。
股民查的室溫超導是什么?
美國物理學會3月會議目前正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當地時間3月7日下午,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Ranga Dias在“靜態超導實驗”的報告會議中提出,團隊開發的新材料可以在更寬松的環境條件下表現出超導性。
“超導”指導體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狀態。在實驗中,若導體電阻的測量值低于10-25Ω,可以認為電阻為零。
ScienceNews報道指出,它可以在約21攝氏度的溫度以及10千巴的壓力下進入超導狀態。報道指出,雖然10千巴大約是常壓環境的10000倍,但已遠低于在其他室溫超導體通常所需的數百萬倍。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該團隊有“前科”,因此上述報告可能會受到非常嚴格的審查。Dias團隊曾于2020年宣布實現室溫超導,他們開發出了一種由碳、氫和硫制成的材料,在約15攝氏度溫度和267吉帕(相當于大氣壓的260萬倍)的環境下,電阻急劇下降甚至消失。
不過,上述研究經頂級科學雜志《自然》雜志發布后引發了很大爭議,科學界有人懷疑一些數據可能存在欺騙行為,迪亞茲的團隊此后對文章進行了更正。去年,《自然》雜志撤下了這一文章。
據每經報道,Dias對于此次團隊提出的報告指出,“這項工作在實驗室重復了好幾次,并有第三方觀察和獨立的工作驗證。同時,論文已經經過了同行審議,并符合該出版物的嚴格標準!
而對于這種新材料,Dias認為,將改變整個超導行業,將使得一系列技術成為可能,改變使用、存儲和傳輸能源的方式,以及在計算、交通和醫療設備中的更多應用。不過他同時指出,“要將對室溫超導新材料的發現應用到任何規模的現實世界中,還需要幾年的艱苦工作!
券商研判
對于上述超導材料的最新發展,東方財富證券總量組負責人、策略首席分析師曲一平對中新經緯介紹,超導體在一定溫度(也稱為臨界溫度)之下具有零電阻特性,具有高密度載流能力、完全抗磁性(邁斯納效應)、約瑟夫森效應等常規導體完全不具備的電磁特性,因而在電氣與電子工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早期的超導體存在于液氦極低溫度條件下,極大地限制了超導材料的應用。
中航證券新材料首席分析師鄧軻也對中新經緯指出,目前超導的研究發展方向包括對低溫超導、高溫超導甚至室溫超導材料的研究,室溫超導體的科研探索是當今超導研究人員的心之所向。
鄧軻進一步表示,很多人認為室溫超導是指在普通環境下(常溫常壓下)就能實現超導現象的材料,實際上此次發現依然需要1萬個大氣壓的條件,這也是阻礙室溫超導產業化應用的重難點。
曲一平也認為,上述研發成果由于極高壓力的限制,其機理仍屬BCS理論范疇,因此其顛覆性意義不如釔鋇銅氧與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
對于超導的核心應用,曲一平指出,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超導電力技術。超導線的載流能力是普通銅導線或鋁導線的載流能力的50~500倍,且其直流狀態下的傳輸損耗為零,如超導儲能系統(SMES)是一種高效的儲能系統(效率可達95%以上)。
二是超導磁體技術應用。目前在核磁共振、大科學工程(高能加速器、核聚變領域)、科學儀器和工業裝備等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三是超導電子學應用。主要包括微波通信應用(基于超導薄膜的微波通信用濾波器)、約瑟夫森結(如超導計算機、超導量子干涉儀的各種應用及單光子探測、超導Qubit和超導量子計算等)。
而在新材料方面,鄧軻指出,待室溫超導材料的制備工藝、性價比、環境穩定性等各項重難點被逐步攻克后,其才有機會被應用。規;瘧脛t取決于各項難點的攻克時間長短,以及是否會有新的超導材料研發進展。(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