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grid2"><video id="grid2"></video></th>

    <center id="grid2"></center>

      <code id="grid2"><nobr id="grid2"><track id="grid2"></track></nobr></code>
      1. 分享
        中新經緯>>產經>>正文

        培訓機構倒閉學員遇退費難 培訓資金應有“第三方監管”

        2023-03-05 08:06:47 北京青年報

          培訓機構倒閉學員遭遇退費難 業內人士呼吁——

          培訓資金應有“第三方監管”

          “本想報班提升學歷,結果還沒學習,機構就倒閉跑路了,學習平臺無法登錄,聯系人也找不到!苯,有網友稱遇到培訓機構退費難問題。多位業內人士呼吁,各類培訓機構培訓費亟待監管,第三方資金監管平臺亟待建立。

          爆料

          課還沒上培訓機構卻沒了

          近日,多位網友在投訴平臺發帖稱,報名了北京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學慧網”)的網絡課程,不僅平臺、App無法登錄,退費也聯系不到人。

          網友小菲(化名)2021年11月花費3000余元報名了學慧網“自考-漢語言文學-?-VIP保障班”,由于學習平臺無法登錄便詢問該機構老師,卻被告知“機構倒閉,已經不在那里工作,無法退錢”。小菲表示,前段時間這位老師還在朋友圈里發布招學員的消息,不過現在這位老師的平臺個人賬號也注銷了。

          另一名學員小宏(化名)于2022年7月報名了學慧網的自考本科,一共交了6980元。但是現在發現App打不開,負責人聯系不上,客服也找不到人!耙涣私獠虐l現這個公司已經倒閉跑路了。馬上就要報名考試了,現在都不知道要怎么辦。我的訴求是必須退款!”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涉及學慧網的投訴記錄已有9972條,金額從3000元至12000元不等。

          追訪

          公司成老賴已無財產可供執行

          今年2月1日,北京大興法院公布的一則執行裁定書內容顯示,浙江的陳女士與學慧網之間發生教育培訓合同糾紛,法院做出的民事調解書已生效,但學慧網一直未退還4587元的培訓費。陳女士便向法院申請執行,但是,經法院審查核實,學慧網已無財產可供執行。

          北青報記者嘗試撥打該機構公開的辦公電話,均顯示為空號。

          學慧網官網頁面只顯示了一張公告,其中顯示,學慧網于2023年1月12日起停止營業。公司已經啟動破產清算,同時也向主管部門報備。

          公告中提到,會確保所有報名學員的學習權益繼續得到保障,繼續為學員完成后面課程交付,2023年4月考期的課程已經在更新中。目前服務器正在更新維護導致App和網站不能登錄。將在2023年2月6日繼續提供課程。不過,從黑貓投訴平臺2月7日至今的30多條學員投訴來看,該機構并沒有恢復課程內容,APP依舊無法登錄。多學員也表示,目前其網上課件依然學不了,客服電話也打不通。

          另據企查查顯示,學慧網公司被列入被執行人達91次,累計被執行總金額為600.9萬元,被限制高消費674次,2022年12月1日,學慧網公司因違反財產報告制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23年1月6日,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該機構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進展

          有人因著急退費被拉入詐騙群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很多人正發愁于退費難時,網上開始流傳多個版本的“學慧網退費公告”圖片,內容均提及了自己是“唯一官方”“唯一指定”退費渠道。但是公布的網址和QQ聯系方式、落款時間各異。

          多位學員表示,退款沒收到,卻經常收到奇怪號碼發來的退費詐騙短信和電話,“從去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收到近20條聲稱能退款的詐騙短信,還讓我加退費群,卻不知道我報的什么課程和費用!币灿腥藢iT發帖提醒稱,“凡是說自己退費了,或者可以幫忙退費,但私信才告知你的,或者加群退款的,基本都是騙子!

          2022年6月,福建清流縣公安局曾發布警情通報稱,此類退費信息是詐騙。通報中介紹,龍津鎮居民黃女士報警稱,她收到陌生短信稱:添加短信中的QQ群“學慧網對接群”,掃描群內微信二維碼添加“客服”,下載“平安證券”軟件,登錄“平安證券理財合約平臺”,便可以辦理學慧網退費。但退取學費需先轉賬,之后“客服”又以操作錯誤、需要做修復單等理由要求黃某繼續轉賬。黃女士先后轉賬5筆,共計被騙8.4萬元。

          針對此類騙局,學慧網稱,其售后服務問題均由學慧網學員服務中心直接跟進和處理,從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進行操作。

          建議

          強化第三方監管制度“專項資金專項用途”

          “我認為出現退費難問題,是對相關資金賬戶監管不到位,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執行到位!北本┥缈圃貉芯繂T王鵬表示,重復使用的網課資源成本較低,而且培訓機構還提前收取了這筆大額相關預付費用,這部分款項并不是說就可以被隨意調用了。王鵬分析認為,從商家、機構運轉經營的角度來說,一旦出現資不抵債、經營困難,機構就會通過多種方式惡意將資金轉移。即使有法院的相關判決,消費者還是拿不到錢。

          王鵬指出,應設立專門的賬戶并處在專業化的金融部門或監管部門的監督之下;還要提升相應的信息化水平,一旦發現賬戶問題及時進行預警制止,若有違法違規行為則加大相關懲處力度,形成警示效果。此外,商家本身也要承擔社會責任,不能只做一錘子買賣。

          杭州余杭教育科學研究所原副所長陶華坤則指出,教育培訓機構要擁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教育部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培訓資金要有“第三方監管”機構平臺,三者具備才可辦學。陶華坤也認為,應建立“第三方資金監管平臺”:掌握培訓機構的資本資金布局和優化;動態監管培訓業務;學員和培訓機構雙向創優機制,實現雙贏。監管平臺從培訓機構的價值導向到審核機制都應健全和優化,形成職責明確、流程清晰、規范有序的責任追究機制。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表示,為防止機構攜款逃跑、經營不善跑路,需要多方共同發力規范行業良性發展。

          首先,消費者在選擇教育機構時,必須要擦亮眼睛,要背調機構經營情況,保障意識做在前面,報名前一定要查看機構是否有相關的資質,避免預付長時間的學費。

          其次,相關部門一定要對教育機構的資金用途做好政策管理,強化第三方監管制度,并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介入,形成“專項資金專項管理專項用途”。

          此外,教育機構企業本身應該強化經營管理,提升抗風險能力和防控意識,加強行業自律意識,應當用心提高整體服務品質和保障,在市場良性競爭中謀求自身發展。(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霞)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董文博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3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