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grid2"><video id="grid2"></video></th>

    <center id="grid2"></center>

      <code id="grid2"><nobr id="grid2"><track id="grid2"></track></nobr></code>
      1. 分享
        中新經緯>>銀行>>正文

        國有六大行五年累計現金分紅1.65萬億元

        2023-03-04 08:38:22 證券日報

          國有六大行五年累計現金分紅1.65萬億元 經營質效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

          本報記者 蘇向杲 楊 潔

          近期,國有六大行密集發聲,積極展示其服務實體經濟、踐行國家戰略的成績單。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有六大行堅持新發展理念,在規模質效提升、踐行重大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推進普惠金融等方面成效顯著,并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六家國有大行堅守主責主業,堅持守正創新,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了規模、質量、效益均衡協調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末,國有六大行總資產、凈資產、貸款、存款規模分別合計為162.53萬億元、13.03萬億元、92.05萬億元和119.89萬億元,分別是2017年末的1.52倍、1.64倍、1.66倍和1.53倍。近五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6.17萬億元和5.61萬億元,2017年至2021年累計現金分紅總額1.65萬億元。

          具體來看,農業銀行積極回報投資者,上市以來累計分紅超過6800億元,分紅比例保持在30%以上;建設銀行上市以來累計分紅超萬億元;交通銀行2017年至2021年累計向股東分配現金股利1167.86億元。

          近年來,國有大行還在落實國家戰略、支持實體經濟、增進民生福祉中不斷拓展發展空間,充分發揮“頭雁作用”。

          在積極支持重點區域發展方面,工商銀行自2018年以來在國家重點區域貸款余額占比從67.8%提升到70.7%。中國銀行不斷加大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等區域的資源投入。郵儲銀行先后制定出臺多項專項服務機制,重點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等。

          在民生領域,農業銀行不斷下沉服務渠道,優化服務體系,強化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和大財富管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金融需求,個人客戶數達8.6億戶,為全球最大零售銀行。建設銀行躬身實踐“房住不炒”,探索構建住房金融服務新模式,在全國首設住房租賃基金,推動形成租購并舉的良好生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關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農業銀行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積極發揮“三農”金融國家隊、主力軍作用,截至2022年9月末,832個脫貧縣貸款余額1.65萬億元,約為2017年末的2倍。工商銀行則推動各類要素向鄉村流動,提升服務鄉村振興質效,2022年末涉農貸款余額突破3.3萬億元。

          此外,國有大行持續加大重點產業支持力度,不斷助力科技創新。2022年,工商銀行制造業貸款增幅近40%。截至2022年末,郵儲銀行累計完成2182戶企業客戶碳核算,綠色批發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上年末分別增長32.33%和50.06%,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近三年增長211%。

          助力擴內需促消費穩外貿

          今年以來,國有六大行各顯身手,發揮各自優勢,持續通過各種措施助力擴內需、促消費、穩外貿。

          今年1月份,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的個人消費類貸款規模同比均出現快速增長。此外,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也將個人消費類貸款作為重要發力點。為提振市場信心,工商銀行通過創新產品服務模式,多舉措助力激發企業活力、文旅產業復蘇等,成效顯著。

          同時,國有大行注重提高金融服務對外開放能力,全力支持貿易強國建設。穩外貿方面,近期,工商銀行發布“春煦行動”跨境人民幣服務方案,從服務實體經濟出發,聚焦解決客戶“急難愁盼”,圍繞服務貿易強國建設、全面落實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的目標。目前,該行可支持人民幣與40余個國家的幣種直接交易,具備超100種貨幣的投融資服務和風險管理能力。

          中國銀行則表示,支持外經貿企業主動適應新形勢、把握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機遇,進一步便利跨境貿易投資人民幣使用,更好地滿足外經貿企業交易結算、投融資、風險管理等市場需求。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吳曉薇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3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