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3月2日電 2日上午,國新辦就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在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2022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規模13.7萬億元。
王曉萍介紹,這10年,中國特色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不斷豐富發展,就業促進機制持續健全完善,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工作格局全面形成,在14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了比較充分的就業。中央把就業擺在“六穩”“六!笔孜,就業優先政策持續強化,就業幫扶措施不斷加強,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明顯,就業服務體系日益健全。城鎮就業規模顯著擴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1300萬人。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平穩,脫貧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保持在3000萬人以上。就業結構不斷優化,城鄉就業格局發生歷史性轉變,城鎮就業人員占比超過六成,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比上升到48%。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規范發展,形成新的就業增長點?梢哉f,就業質量穩步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素質持續提高,勞動者收入穩步增長,勞動保障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王曉萍表示,這10年,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建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覆蓋人口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保障改革力度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中央制定實施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方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并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健全。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制度功能更加完善。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5億人、2.4億人、2.9億人。社;疬\行總體平穩,基金管理不斷加強,2022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規模13.7萬億元,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五級社保經辦管理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社會保障卡應用范圍持續拓展,管理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以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為目標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全面加強,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和多樣化需求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王曉萍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從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出發,強調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對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作出專門部署,明確目標要求和工作任務。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切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全力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扎實推進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奮力實現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良好開局!蓖鯐云挤Q。(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