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露天煤礦坍塌事故救援進展:加快清理塌方體 夜間不間斷救援
今天隨著坍塌體多個搜救面的開拓,不斷有大型機械加入搜救行動,24小時不間斷救援。目前現場情況如何?夜間救援如何保障?來看總臺記者現場發回的報道。
總臺記者 張騰飛:現在是下午六點鐘左右,我們現在的點位是在坍塌體對面的南側山坡上,與上午的觀察相比,一方面是在坍塌體頂部,還有多個機械正在不同的作業平臺進行剝離作業。與此同時,在現場有大量的渣土運輸車正在與挖土機進行配合,將坍塌體中的土石方不斷從現場運出。
我們從專家組那里了解到,整個現場的坍塌量大概有340萬方,根據現場研判,認為被困的車輛和人員主要集中在坍塌體的東南側。要想把所有的被困車輛全部都發掘出來的話,大概需要清理的土石方量是150萬方。我們大概測算了一下,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種大型渣土車,一次運送的渣土量是40方,也就意味著大概需要37500車次。為了加快救援進度,現場已經集結了20多輛這種大型的渣土車。與此同時,他們還在調派更多的渣土車向這里聚集,想方設法來加快搜救進度。
要特別說明的是,現場這種分級剝離作業在加快的同時,人員搜救工作也依然沒有停止。我們依然看到有救援人員在現場,一旦他們發現有生命跡象,或者是被困車輛的話,他們就會立即停止現場的機械作業,首先去確定有無生命跡象過后再進行相關的施工作業。
隨著天色漸晚,整個作業現場周邊亮起了應急照明,設置一主一備的電纜,就是為了保證整個夜間的照明能夠做到萬無一失,保障救援順利進行。在夜間救援,一方面是天光暗下來之后,對操作人員,會提出更高要求;另外就是到夜里整個現場溫度也會非常低,昨天夜里這里降到了零下五六攝氏度,所以對救援人員來說也是一次考驗。
(總臺記者 張騰飛)